只交养老保险不交医保,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但会失去职工医保保障,需自行解决医疗报销问题。
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仅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相关,根据政策,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医保状态不影响养老金发放。例如,灵活就业人员若仅缴纳养老保险至满15年,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但无法享受职工医保的退休待遇。职工医保通常要求男性缴满25年、女性20年(各地政策不同)才能终身报销,若未达年限,需一次性补缴或转为城乡居民医保。
只缴养老保险存在医疗风险。职工医保停缴后,住院或门诊费用需自费,报销比例为零;若转投城乡居民医保,虽能以较低保费(每年300-500元)获得基础保障,但报销比例仅约50%,且无个人账户。对于重病或慢性病患者,医疗自费可能远超养老金收入,导致经济压力陡增。部分地区允许退休时一次性补缴医保(如10万元),但费用高昂,多数灵活就业者难以承担。
经济紧张者可选择“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组合,或搭配普惠型商业保险(如百万医疗险)分散风险。例如,年缴保费约300元的百万医疗险可覆盖住院、靶向药等大额支出。若未来收入改善,可补缴职工医保或转为更高保障方案。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可申请社保补贴,减轻缴费负担。但需警惕代缴陷阱,优先通过正规渠道参保。
养老金是养老基础,医保是医疗防线,两者功能独立但缺一不可。灵活就业者应根据经济状况分阶段配置保障,至少确保养老保险不断缴,同时通过城乡居民医保或商业保险填补医疗缺口,避免退休后陷入“有养老金却看不起病”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