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结算清单是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开展住院、门诊慢特病等医疗服务后向医保部门申请费用结算的数据清单,包含193项数据指标(或按部分地区规范为190项),涵盖患者诊疗全程与费用信息,并需严格规范填写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医保结算清单分四大核心部分:基本信息、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住院诊疗信息、医疗收费信息。基本信息含31 - 32项,用于识别医疗机构与患者身份,如清单流水号、医院代码、医保结算等级及患者姓名、性别等;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独立呈现慢特病患者诊疗细节;住院诊疗信息详尽记录患者住院全流程,包括诊断、治疗手段及操作流程,诊断与手术编码需严格遵循国家统一标准(如《医疗保障疾病诊断分类与代码》);医疗收费信息包含95 - 98项,精准反映住院或门诊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明细,且申报数据须与医院票据一致。
该清单需客观、真实、及时填写,所有项目必须完整填报,无数据则标空项,关键数据如诊断、手术操作须同步录入名称与对应代码。部分允许地方根据实际增设指标,但需提前报国家医保局备案。电子清单需通过可靠电子签名存档,纸质版需加盖经办人签章,确保法律效力。清单统一存储并保管,既支持高效医保结算管理,也为后续费用核查与政策优化提供依据。
简言之,医保结算清单是医疗与医保衔接的关键文档,其标准化不仅是医保支付的依据,更是提升管理效率、保障患者权益的基础工具,医疗机构及患者均需重视其规范填报与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