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时,参保人可通过“先备案、选定点、持码(卡)就医”三步使用医保,实现直接结算,无需垫付全部费用。
备案是异地就医结算的首要环节,参保人需提前通过线上渠道如“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支付宝或微信中的同类服务提交备案申请,或直接前往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部分地区对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实行免备案政策,急诊抢救人员也无需单独备案,系统将自动识别。备案成功后,选择已接入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是关键,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符合条件的医院。就医时,携带医保卡或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在挂号及结算时出示凭证即可直接报销,无需全额垫付后再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异地医保结算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原则,即药品、诊疗项目等目录按就医地规定执行,而报销比例、起付线等依据参保地政策。除住院外,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及部分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也可直接结算。若因系统故障等导致无法直接结算,参保人可先行自费,再向参保地申请手工报销,但需留存好病历、发票等完整材料。异地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备案有效期通常不少于6个月,转诊备案则一般限一年内使用。
异地医保使用需提前做好备案及选点准备,熟悉政策细节,优先选择直接结算渠道以简化报销流程,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