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包含1396种药品,并非315种,甲类药品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价格较低,参保人使用可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具体药品是否属于甲类。
想了解医保甲类药品目录,首先要知道它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是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而制定的,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药品目录的相关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建立完善了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将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目录内共有药品3159种,其中西药1396个、中成药1336个(含民族药95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7个,以及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乙两类。
那怎么查询医保甲类药品呢?可以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来查询。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医保服务,然后找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选项并点击进入查询页面,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了解该药品是否在医保目录范围内,所属药品分类以及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药品分类”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
医保药品目录内的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而乙类药品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了解这些区别,能让参保人员看病买药时更合理地选择药品,最大程度享受医保福利。大家平时可多关注医保政策动态和药品目录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