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监督和风险防控,构建全覆盖、常态化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重点落实市县级联动机制、强化风险排查与日常监督,保障医保基金安全。
1. 构建市县级联动的常态化内控监督机制
通过设立市县联动的医保经办内控监督工作组,制定年度风险评估计划,开展交叉检查与明察暗访,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并督促整改。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内控管理系统)赋能监督,结合经办服务质量评价,实现多维度监测,确保全流程闭环管理。
2. 健全分层分级的制度体系
各级医保部门需明确权责分工,市级机构制定统一内控制度规程,县级机构细化实施细则,形成从省级到基层的标准化操作框架。建立日常监督制度并按季度上报执行情况,将防控措施嵌入业务流程,覆盖定点医药机构、基层经办单位及协作银行,消除管理盲区。
3. 以风险为导向强化动态监管
通过梳理高风险业务环节(如待遇申领、费用审核),动态更新风险点台账,定制分层审批流程与角色权限。依托信息化系统实时筛查重复结算、异常支付等疑点,定期开展专项稽核与“回头看”行动,推动问题整改与流程优化。
4. 深化结果运用与廉政建设
将内控评价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同步开展廉政教育、保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以签订责任状、典型案例通报等形式压实责任,筑牢思想防线,杜绝风险事件与违纪违法行为。
医保内控工作需以长效机制为根基,融合技术、管理与人文监督,既要实现精准防控,亦要兼顾服务质效提升。未来应持续完善制度弹性与技术响应能力,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真正守护民众“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