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了没破皮没出血,仍需警惕狂犬病风险!即使皮肤没有破损或出血,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体内。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接触部位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尤其注意指甲缝、皮肤褶皱等易忽略区域。 -
尽快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手段。即使未出血,若被野狗咬到黏膜(如口腔、眼睛)或存在轻微划痕,需24小时内就医评估。 -
观察野狗健康状况
若狗在10天内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如流涎、畏光、攻击性),必须全程接种疫苗;无法追踪狗去向时,建议按暴露后程序接种。 -
避免侥幸心理
部分狂犬病毒携带犬无明显症状,且病毒潜伏期长(通常1-3个月)。暴露后未处理可能导致发病,届时无药可治。
总结:安全第一!任何与野狗的接触都建议咨询疾控中心,不可因“无伤口”而延误防护。狂犬疫苗需按规范接种,不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