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了但没有伤口时,可以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但需确认皮肤无任何破损且野狗未舔舐黏膜或已有伤口。若皮肤完好且无暴露风险,清水冲洗可去除表面污物;若存在潜在风险(如野狗唾液接触黏膜或肉眼不可见的细微破损),需按Ⅱ级暴露处理,即彻底冲洗后接种狂犬疫苗。
- 清水冲洗的适用场景:仅适用于皮肤完全无破损、未被舔舐黏膜的情况。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15分钟,可减少表面污染物。若野狗唾液接触皮肤且无法确认是否破损,需按更高标准处理。
- 潜在风险的严格判断:狂犬病毒可通过细微伤口或黏膜侵入。即使未见出血,若接触部位有划痕或旧伤,仍需按Ⅱ级暴露处置,即冲洗后接种疫苗。
- 后续观察与医疗介入:冲洗后需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如红肿、疼痛应就医。野狗携带病毒风险高,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补种疫苗。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处置宁严勿松。无论有无伤口,被野狗咬/舔后均建议尽早就医评估,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