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晒伤后需立即降温消炎,并通过补水、药物修复和防晒四步科学处理。晒伤初期冷敷可缓解灼热疼痛,避免使用含酒精产品;中后期需加强保湿与药物干预(如氢化可的松乳液),严重时需就医。以下是具体方法:
- 冷敷镇痛:用冰牛奶、生理盐水或冷藏毛巾敷晒伤处10分钟,重复多次。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能修复屏障,低温收缩血管减轻红肿。
- 温和清洁与保湿:选用婴儿沐浴乳等弱酸性清洁品,清洁后涂抹无酒精保湿霜锁水,避免刺激脱皮皮肤。
- 药物干预:红肿处外涂炉甘石洗剂或1%氢化可的松乳液(每日3-4次),口服布洛芬抗炎止痛。水疱破溃需就医。
- 严格防晒与修复期护理:结痂期避免撕皮,反黑期使用含维C/E的美白产品。恢复前避免日晒,外出时物理遮挡。
提示:晒伤后48小时是修复黄金期,若出现发热、大面积水疱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日常防晒比治疗更重要,紫外线强烈时段尽量减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