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关键治疗方法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控制感染,配合滴耳液(如氧氟沙星)局部消炎,严重时需手术修复鼓膜。 日常需保持耳部干燥、避免进水,忌辛辣饮食,并注意休息以加速康复。
-
药物治疗
- 口服抗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需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疗程通常7-10天,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 滴耳液辅助:鼓膜未穿孔时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流脓时先用3%双氧水清洗再用药。滴药时侧躺10分钟确保吸收。
- 鼻喷药物: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或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可缓解咽鼓管肿胀,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
手术治疗
- 鼓膜穿刺或置管:反复积液需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改善中耳通气。
- 鼓膜修补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时,需手术清理病灶并修复鼓膜,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
-
日常护理
- 保持耳部清洁:用棉签蘸取脓液轻柔清理外耳道,避免挖耳或进水。游泳时使用耳塞。
- 饮食与作息: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补充维生素;保证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 预防复发: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涕,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耳部压力。
提示:中耳炎症状持续或加重(如耳痛剧烈、面瘫)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引发脑膜炎等并发症。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