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挠破皮后,若伤口轻微且及时消毒处理,并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通常3个月内未发病可初步判断安全。但狂犬病潜伏期差异大,需结合伤口情况、狗的健康状态及免疫记录综合评估,最稳妥的方式是就医排查。
-
立即处理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病毒残留,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需加压包扎并尽快就医。 -
评估感染风险
- 伤口程度:仅表皮破损且无活动性出血,风险较低;若深达真皮层或污染严重,需加强医疗干预。
- 狗的状态:若为流浪狗或出现异常行为(如狂躁、流涎),感染风险极高,必须接种疫苗。
- 免疫记录:若伤者曾接种过狂犬疫苗且未超免疫期,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打加强针。
-
接种疫苗与观察期
狂犬疫苗需按规范接种全程(通常5针),不可中断。多数病例潜伏期为1~3个月,此期间无异常症状(如恐水、发热等)可逐渐排除风险,但极少数潜伏期可达数年,需持续关注身体状况。 -
就医指征
出现伤口红肿化脓、发热、头痛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即使伤口轻微,若无法确认狗是否携带病毒,仍建议24小时内接种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宁可过度预防也不可心存侥幸。任何暴露后均应优先完成专业医疗处置,避免依赖自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