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呼吸道疾病需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以及可能抑制排汗的扑尔敏类药物,以防加重脱水或痰液堵塞。 夏季高温易引发中暑风险,而部分药物会干扰人体散热机制或增加呼吸道负担,需特别警惕以下类型:
-
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
伪麻黄碱通过收缩血管缓解鼻塞,但会抑制排汗功能,高温下可能引发体温调节障碍,增加中暑风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需慎用。 -
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缓解干咳,但会阻碍痰液排出,高温干燥环境下易导致痰液黏稠,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堵塞。 -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
扑尔敏的镇静作用可能掩盖中暑早期症状(如头晕、乏力),同时其抗胆碱能效应会减少汗液分泌,影响散热。前列腺增生患者还可能因排尿困难加重脱水。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布洛芬可能加剧高温下的体液流失,尤其对已有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者,可能诱发肾功能损伤。建议改用对乙酰氨基酚并严格监测补水量。 -
含酒精的止咳糖浆或藿香正气水
酒精会加速脱水并扩张血管,高温下可能引发血压波动。部分中成药含毒性成分(如朱砂),未经辨证使用易导致不良反应。
提示:高温天气出现呼吸道症状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如盐水雾化)、补充电解质,并避免在烈日下服药。若需用药,务必咨询医生并阅读说明书中的高温禁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