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发烧时,成人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儿童需根据年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或布洛芬(6个月以上),并严格遵循剂量与间隔时间。 关键点在于:退烧药仅缓解症状,需结合病因治疗;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避免混用或超量服药;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需医生指导用药。
-
成人退烧药选择
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1000mg,24小时不超过4g)和布洛芬(每次400-600mg,24小时不超过3200mg)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胃肠道刺激较小,但过量可能伤肝;布洛芬镇痛效果更强,但可能引发胃部不适。阿司匹林因副作用风险已不推荐常规使用。 -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2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2-6月龄仅用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以上可选用布洛芬。栓剂适用于拒服药物的幼儿。严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且24小时内服药不超过4次。 -
物理降温的适用场景
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颈部、腋下等部位)、退热贴或冰敷。酒精擦浴可能刺激皮肤,儿童慎用。多饮水、保持环境通风同样重要。 -
中成药与抗生素的使用
风寒感冒可配合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但需辨证施治。抗生素仅针对细菌感染(如头孢类),滥用可能加重耐药性。流感病毒需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
风险提示
持续发热超过3天、出现皮疹或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G6PD缺乏症(蚕豆病)患者禁用部分退烧药。孕妇避免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也需遵医嘱。
退烧药是应急手段,而非根治方法。合理用药需结合体温、年龄、病因综合判断,切勿因焦虑而过度依赖药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