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血压升高需警惕! 高温易导致血管扩张、出汗增多,但高血压患者可能因血液浓缩、温差骤变或情绪波动引发血压异常升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关键注意事项包括:规范用药、科学补水、避免冷热刺激、保持情绪稳定及定期监测血压,以下分点详述。
-
坚持规律用药
切勿因夏季血压暂时下降擅自停药或减药,高温下血压波动大,擅自调整药物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
科学补水防血液浓缩
高温出汗多,每日饮水量需增至1500-2000毫升,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饮用温开水或低浓度盐水,搭配新鲜蔬果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避免温差骤变
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进出空调房时,可先在过渡区适应温度变化,避免直接吹冷风。运动后忌立即洗冷水澡或喝冰饮,防止血管剧烈收缩。 -
饮食清淡限盐
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减少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如鱼、蛋、豆类)。戒烟限酒,避免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压波动。 -
调整运动时间与强度
避免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活动,运动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选择健走、游泳等低强度项目。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
保障睡眠与情绪稳定
高温易导致睡眠质量差,建议午休30-40分钟,夜间保证7-8小时睡眠。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引发血压骤升。
总结:高温季节,高血压患者需综合管理生活方式与用药,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