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中,人体因大量出汗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引发“热中风”,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缓解高温中风的关键在于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和及时就医。
1.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加重病情。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空调房间,并将温度控制在26~28℃。
2. 快速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全身,尤其是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少量温水,帮助降温。
3.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鼓励患者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以防止因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如果患者出现呕吐,需确保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4. 密切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肢体偏瘫等中风典型症状。如症状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医治疗。
5. 避免危险行为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暴露,减少中暑和中风的风险。
总结
高温天气中,中风的预防和缓解需要快速行动。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补水,并尽快就医。掌握这些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