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中暑需快速降温、补液并调整环境,核心措施包括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及必要时就医。高湿度会阻碍汗液蒸发,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因此缓解方法需兼顾散热与除湿。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并用湿毛巾擦拭大血管部位(如颈部、腋窝)。避免直接冰敷,以免刺激皮肤,建议用温水(略低于体温)擦拭或淋浴。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的凉开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切忌一次性大量饮水。若出现呕吐或意识模糊,需侧卧防窒息并尽快送医。
潮湿环境中,空调除湿模式比单纯制冷更有效,建议将室温控制在26℃以下,湿度保持在40%-60%。饮食上选择西瓜、黄瓜等高水分蔬果,避免油腻食物加重消化负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避免正午外出,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
湿热天气中暑的关键是“降温+补液+除湿”,轻度中暑可自行处理,但持续高热或神志异常必须及时就医。日常预防重在环境调节与适度运动,避免骤冷骤热引发身体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