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气温骤降)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主要与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三大机制相关,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风险更高。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
血管收缩与血压升高
低温刺激下,人体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减少散热,但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心脏负荷加重。若冠状动脉因收缩痉挛或原有狭窄,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
血液黏稠度与血栓风险
寒冷环境下,血液流速减慢、黏稠度增加,血小板更易聚集形成血栓。低温可能升高血脂水平,进一步加剧血管堵塞风险,诱发急性心梗或脑梗。 -
寒冷期的行为与代谢变化
回寒时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增多,易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室内外温差大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间接加重心脏负担。
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注意保暖、监测血压,避免晨起剧烈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气温骤变时,及时就医排查异常症状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