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根治中暑需分三步:快速脱离高温环境、科学降温补液、长期调理体质。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易引发热射病等重症,关键急救措施包括冰敷大动脉、饮用电解质水,而根治需结合中医食疗与生活习惯调整,避免复发。
-
急救阶段:快速阻断中暑恶化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体温超过38℃时可用凉水擦拭全身。口服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忌一次性大量饮水。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热射病症状,需立即送医静脉输液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症状与修复体质
- 西医疗法:轻症口服补液盐,重症需医院进行降温设备治疗(如冰毯、静脉输注低温生理盐水)。
- 中医调理:湿热体质者可用西瓜翠衣绿豆汤清热利湿,寒湿体质推荐藿香正气水祛湿散寒。长期调理可饮用西洋参石斛茶(西洋参、石斛、荷叶各2克煮水),增强耐热能力。
-
预防复发:环境与生活习惯调整
梅雨季保持室内通风,空调设定26℃并配合除湿。饮食多吃苦瓜、薏米、冬瓜等利湿食材,避免冷饮加重湿气。户外活动避开正午,穿戴透气衣物,随身携带十滴水等急救药物。孕妇、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每日监测体温,避免长时间滞留密闭空间。
根治中暑需打破“急救-复发”循环,夏季持续补充钾、镁元素(如香蕉、菠菜),适度运动增强体温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梅雨季中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