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过敏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是高湿度环境助长霉菌和尘螨繁殖、皮肤屏障功能因潮湿受损,以及花粉等过敏原浓度上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或加重皮肤瘙痒、呼吸道不适等过敏反应。
-
霉菌与尘螨激增
梅雨季湿度常超80%,为霉菌和尘螨提供理想繁殖条件。霉菌孢子飘散在空气中,易被吸入或接触皮肤;尘螨的排泄物和尸体则是强过敏原,可能诱发哮喘、鼻炎或湿疹。 -
皮肤屏障受损
潮湿环境使皮肤角质层过度水合,防御力下降,更易受过敏原和微生物侵袭。汗液滞留还可能刺激皮肤,引发红疹或过敏性皮炎。 -
过敏原浓度升高
雨水冲刷植物后,花粉颗粒破裂成更小微粒,更易进入呼吸道。潮湿加速室内蟑螂、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的积聚,加重敏感人群症状。 -
免疫系统敏感度变化
闷热天气影响人体调节功能,部分人免疫应答更活跃,对原本耐受的过敏原(如食物或尘螨)反应加剧,出现腹泻或皮肤症状。
提示: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寝具、使用除湿设备,并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若症状持续,建议就医排查具体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