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易引发中耳炎,主要与气压骤变、湿度激增及呼吸道感染风险升高有关。暴雨时外界气压快速波动会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失衡,而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若叠加感冒或鼻炎,可能通过咽鼓管感染中耳,引发炎症。
-
气压变化损伤耳压平衡
雷暴雨常伴随剧烈气压波动,当咽鼓管无法及时调节中耳压力时,可能造成中耳负压,引发积液或黏膜充血,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 -
高湿度助长病原体传播
暴雨后空气湿度显著上升,鼻腔和咽鼓管黏膜易肿胀,阻碍分泌物排出。潮湿环境还加速细菌病毒滋生,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 -
感冒或鼻炎诱发继发感染
雷雨天气温差大,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若擤鼻涕不当或存在慢性鼻炎,病原体可能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 -
防护不当加剧风险
淋雨或游泳时耳道进水(尤其鼓膜穿孔者)、长期处于密闭潮湿环境等行为,会进一步增加感染概率。
提示:雷暴雨季节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感冒时及时治疗。若出现耳闷、疼痛或听力下降,应尽早就医排查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