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痢疾(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需结合抗菌、补液及对症处理,核心方法是 隔离休养、敏感抗生素杀菌、纠正脱水 ,儿童与重症患者需特别关注用药安全及综合抢救。
-
隔离与基础护理
患者需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且大便培养两次阴性。卧床休息,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出现脱水时优先口服补液盐,呕吐严重者需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 -
抗生素治疗
首选本地流行菌株敏感的抗生素:- 成人: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口服3~5天,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可作为备选,但需注意过敏及耐药性。
- 儿童:禁用喹诺酮类,可选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剂量需按体重调整。
- 中药辅助:黄连素、葛根芩连汤对轻症有效,可缓解腹泻和腹痛。
-
对症处理
- 高热:物理降温(冰敷、酒精擦浴)联合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 腹痛:短期使用颠茄片或阿托品解痉,避免长期用止泻药以免延长排菌时间。
- 慢性或重症:慢性患者需延长抗生素疗程,中毒型需住院进行抗休克、降颅压等综合治疗。
-
预防与注意事项
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食用隔夜菜或未洗净瓜果。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用药。恢复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监测大便情况以防复发。
提示:夏季高温易滋生痢疾杆菌,若腹泻伴脓血便或持续高热,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原,避免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