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对心脏健康构成严峻挑战。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C,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0.5%,持续高温甚至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11.7%。
高温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 心脏负担加重:高温环境下,人体为散热扩张血管,心脏需泵出更多血液以维持体温平衡,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 血液黏稠度增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血液浓缩,黏稠度上升,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电解质失衡:脱水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节律和收缩功能。
- 炎症反应加剧:高温条件下,体内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进一步损害心血管健康。
治疗与防护措施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 科学用药: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但需警惕高温天气下这些药物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
- 保持凉爽环境: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避免直接吹向身体,保持空气流通。
- 合理补水:即使不感到口渴,也应定时补充水分,必要时饮用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 健康饮食: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食物。
- 避免温差刺激:从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时,注意逐渐适应温差,避免血管急剧收缩。
总结
高温天气对心血管健康威胁极大,患者需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如遇不适,及时就医,并采取降温、补水和健康饮食等措施,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