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发热时需采取科学降温措施,核心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及生活护理。物理降温适用于低热或辅助退烧,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同时针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行精准治疗,并配合营养与休息加速康复。
- 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刺激。多饮水、减少衣物包裹可辅助散热,但需防受凉。
- 药物降温:体温≥38.5℃或伴明显不适时,按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严格把控剂量。
- 病因治疗:细菌性肺炎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支原体感染选阿奇霉素,病毒性肺炎需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务必完成疗程,避免耐药。
- 生活管理:保持室内通风,清淡饮食(粥、蔬菜、优质蛋白),多休息避免劳累。发热期间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预防脱水。
若高热持续、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退烧仅为缓解症状,根治肺炎需结合病因治疗与全程护理,切勿自行滥用药物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