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热射病的治疗核心在于快速降温、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保护脏器功能。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易引发热射病,需立即脱离环境并采取物理降温(如冷水擦拭、冰敷),重症需医疗干预(如冰盐水灌洗、药物控制抽搐)。以下分点详述治疗要点:
- 脱离环境与物理降温: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冷水喷洒,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若体温持续超过40℃,需冰袋敷大动脉(颈、腋、腹股沟)或冰帽保护脑部。
- 医疗干预措施:医院可能采用冰盐水灌肠或胃部灌洗快速降温,静脉注射氯丙嗪控制痉挛,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如钠、钾)。并发症如脑水肿、肾衰竭需针对性治疗(如甘露醇降颅压)。
- 恢复期护理:降温后密切监测体温48小时,避免反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饮品,逐步恢复活动量,避免短期内重返高温环境。
提示:潮湿天气下预防胜于治疗,外出避开正午高温,穿戴透气衣物,及时补水。若出现头晕、高热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延误可能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