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确实容易因地面湿滑导致摔倒,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行动不便者风险更高。潮湿环境下瓷砖、大理石等光滑地面易形成水膜,数据显示雨季跌倒意外发生率比平日高40%。不过通过科学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
-
环境防滑是关键
及时用干拖把清理水渍,卫生间铺设防滑垫并安装扶手。温盐水拖地能减少地板打滑,避免在湿滑路面跑跳。地下车库等易结露区域需加强通风除湿。 -
穿戴防滑装备
选择鞋底纹路深的防滑鞋,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老年人可使用带防滑垫的T型拐杖,雨天出行佩戴护膝护腕。 -
调整行为习惯
行走时采用“企鹅步”——小步慢行、双臂保持平衡。起床时遵循“30秒原则”:清醒30秒再坐起,坐稳30秒再站立。驾车需增大车距,避免急刹。 -
跌倒后正确处理
若摔倒勿立即起身,先检查是否骨折。用手撑地易致腕部骨折,应顺势屈膝缓冲。出现肿胀变形需冰敷并固定伤肢,及时就医。
梅雨季安全需从环境、装备、行为三方面综合防护。尤其提醒老年群体外出携带雨具,居家保持地面干燥,必要时家人陪同。提前防范才能避免“一步滑倒,百日卧床”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