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警惕血管痉挛与缺血加重,核心应对措施包括:避免高温刺激、科学补水、调整运动方式,并坚持基础治疗(如控三高、戒烟)。病情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热水泡脚等误区。
-
避免高温直接伤害
高温易诱发血管痉挛,加重下肢缺血。患者应避开正午外出,选择透气衣物,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左右)。切忌用热水袋或泡脚,因局部升温会加速代谢但血供不足,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
补水与饮食调整
每日饮水不少于2500ml,避免血液黏稠;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多吃蔬果(如菠菜、苹果),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 -
分时段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间歇性步行训练(如走30分钟休息5分钟),或做Buerger运动(抬腿-下垂-平卧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避免高温下剧烈活动。 -
基础疾病管理
坚持服用降压、降脂药物(如阿司匹林),监测血压血糖。戒烟是重中之重,烟草会加速动脉硬化进展。合并静息痛或溃疡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介入手术(如球囊扩张)。 -
紧急症状识别
若出现足部苍白、冰凉加剧或夜间剧痛,提示缺血恶化;皮肤溃疡伴发热可能感染,需急诊处理。
总结:高温季节患者需更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核心是“降温、补水、适度动”。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定期血管外科复查(如动脉彩超)是关键,避免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