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确实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对心脏基础功能较弱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寒冷刺激会引发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以下是具体机制与注意事项:
-
血管收缩与血压波动
寒冷环境下,体表血管收缩以维持核心体温,但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加重。若冠状动脉因此痉挛,可能诱发心肌缺血,进一步引发心律失常。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寒冷刺激促使身体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加速心率和心肌耗氧量。长期暴露于寒冷中可能使心脏节律紊乱,出现早搏或房颤。 -
基础疾病风险放大
冠心病、心肌炎等患者的心脏对寒冷更敏感。回寒时,原有病变可能恶化,例如传导系统异常者易出现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
中医视角的“心阳受损”
中医认为寒邪侵袭可致心阳虚弱,气血运行不畅,对应西医中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症状,如心悸、胸闷等。 -
预防与应对措施
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骤冷环境;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脏适应性;若出现持续心悸或晕厥,应及时就医检查。
回寒时节,心脏健康需格外关注。通过科学防护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风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