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时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导致气血凝滞、内分泌紊乱,引发经期延迟、量少或痛经等问题。中医认为“寒主收引”,低温会阻碍子宫血液循环,现代医学也证实寒冷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尤其对体质偏寒的女性影响更显著。日常保暖不足、贪凉饮食或环境湿冷均为常见诱因。
- 气血运行受阻:寒冷使血管收缩,经血排出不畅,表现为经量减少、色暗或有血块,伴随小腹冷痛。建议经期用暖水袋热敷,避免淋雨涉水。
- 内分泌失衡:低温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异常,周期紊乱。长期如此甚至可能诱发闭经,需通过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调节。
- 体质差异影响:阳虚体质者更易因回寒加重症状,如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可饮用姜枣茶温补,日常穿戴高腰衣物护住腹部。
- 潜在疾病风险:若月经不调持续超过3个月,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子宫内膜炎,避免延误治疗。
回寒季节需特别注意腰腹和足部保暖,减少生冷饮食摄入。若调整生活习惯后仍无改善,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激素水平或超声检查,针对性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