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药品(非处方药)能否用医保卡支付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目前我国医保政策原则上OTC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但少数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OTC药品可能可以报销,且部分地区的医保个人账户可在线上购药平台用于支付OTC药品费用。
一、医保政策对OTC药品报销的一般规定
OTC药品通常不能通过医保报销,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国医保目录原则上也不再将OTC药品纳入报销范围。医保主要侧重于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优先报销临床治疗必需、效果确切且费用较高的药品和诊疗项目。不过,少数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OTC药品可能存在例外情况,如果这些药品符合医保动态调整条件,如临床需求高、价格合理,仍有机会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例如牛黄清感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曾因符合条件被收录。
二、地区差异对OTC药品医保报销的影响
医保政策存在地域差异,部分地方可能保留个别OTC药品报销权限。不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医疗需求特点等因素,对医保报销目录进行调整。有些地区可能会结合当地常见疾病谱和居民用药习惯,将部分常用的OTC药品纳入本地医保报销范围;而有些地区则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医保政策,OTC药品基本都需自费购买。
三、线上购药平台与医保个人账户支付OTC药品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部分地区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在线上购药平台购买OTC药品的功能。比如北京市,自2024年7月1日起,参保人员可在多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非处方(OTC)药品,定点零售药店范围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和经济开发区。在京东、美团等平台,参保人员可搜索带有 “医保” 标识的OTC药品,通过线上购药专区选择附近医保定点药店下单,填写订单信息时选择 “医保支付”,之后在医保移动支付页面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授权支付。支付成功后,医保个人账户将按规则支付相应费用,不足部分需个人补足。但目前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仅支持购买OTC药品。深圳也有类似举措,2024年8月1日起,深圳参保人通过线上购药平台购买医保目录内的OTC药品(需有 “医保”标识),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不过不涉及医保统筹资金,当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不足部分会自动转自费支付。
四、特殊情况的说明
除上述情况外,还有部分特殊的OTC药品使用场景可能涉及医保支付。例如,医保个账线上购药支持本市已备案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使用,共济成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家庭其他成员的个人账户在线购药。但不同地区的共济使用规则和范围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具体判断。
在使用OTC药品时,能否使用医保卡支付存在多种情况。如果想节省开支,购买OTC药品前建议查询当地医保目录或咨询定点药店,优先选择标有“甲类/乙类”标识且可能被医保覆盖的药品。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未来OTC药品的医保支付范围和方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建议持续关注当地医保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