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造瘘手术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重要步骤,通常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三个阶段。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全过程。
一、术前准备
- 血管保护:手术前14天内需保护术肢血管,避免外伤、动静脉穿刺或输液,以免损伤血管和组织。
- 皮肤清洁: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防止术后感染。
- 避免抗凝剂: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 宽松衣物:手术当天应更换宽松袖口衣物,以减少术后压迫。
二、手术过程
- 局部麻醉:通常在术肢进行局部麻醉。
- 血管吻合:将动脉和静脉直接缝合,形成瘘管,术后6周左右静脉会增厚,适合穿刺。
- 人工血管: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选择人工血管替代,连接动脉和静脉。
三、术后护理
- 抬高肢体:术后48~72小时内将术侧肢体抬高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 观察异常:密切观察内瘘吻合口及皮肤,如有血肿、红肿感染或渗血,需及时就医。
- 避免压迫:术后更换宽松衣物,避免袖口过紧压迫瘘管。
- 使用时机:术后4~6周瘘管成熟后,方可用于血液透析。
总结
透析造瘘手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治疗环节,术前需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术后注意护理以避免并发症。通过科学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瘘管进行长期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