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国内医院已具备开展脑部手术的能力,标志性事件包括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升级、显微技术应用及多个重点科室投入运营。
60年代初期,北京宣武医院完成神经外科从同仁医院到新院的搬迁,扩充至120张床位并成为重点学科,标志国内神经外科规模化发展的开端。该科室在1960年成立国内首个神经外科研究所,开展脑胶质瘤株培育等前沿研究,同时开展大脑半球切除术等复杂操作。天津神经外科在赵以成带领下系统培养专科人才,推广颅脑外伤救治技术,出版《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奠定诊疗标准。上海华山医院史玉泉团队完成国内首例脑动脉瘤结扎手术,并引入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治疗,推动技术创新。沈阳段国升在军队系统建立完善颅脑战伤救治体系,其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地位。显微技术革新始于1972年杜子威引进国内首台显微镜,但60年代后期已开始筹备相关设备调试,为后续显微神经外科发展铺路。同期西安四医大建立培训基地,通过"边建科边办班"培养数百名专科医生,形成覆盖全国的神经外科医疗网络,使脑部手术逐步从少数中心向区域化普及迈进。中国神经外科在人才培养、技术突破、设备引进的多维突破,使60年代成为从奠基向常规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