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手术1年死亡率与右心房压、肌肉脂肪含量及患者基础状况密切相关,其中RAP≤10 mmHg患者死亡率更高,而术后肌肉脂肪增加与高死亡率显著关联,MELD评分超12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TIPS术后1年死亡率与术前右心房压(RAP)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术前RAP≤10 mmHg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达25%,而RAP≥11 mmHg者死亡率降至19%,显示较高RAP可能通过促进心脏适应性发挥保护作用。患者基础状况是另一关键因素,MELD评分每升高1分,死亡风险增加7%至10%,评分≥12者死亡率显著上升。
肌肉脂肪含量增加与术后死亡率明显相关。腰大肌脂肪指数(PMFI)高者死亡风险显著提升,因其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代谢异常,导致术后恢复能力下降。女性患者中PMFI与死亡率的关联可能更显著,且不同适应证患者亚组中,PMFI与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死亡风险关系更紧密。
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的TIPS术后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肌肉脂肪分布通过CT评估发现,幸存者PMFI显著低于死亡患者,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腹水患者中与死亡率相关。决策曲线显示,PMFI在预测1年死亡风险的净获益上优于MELD评分,可作更敏感的预后标志物。
TIPS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尽管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但患者需持续治疗肝硬化原发病,降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风险。术后1年内定期监测RAP、PMFI及营养状况,可优化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长期预后,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