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病历书写需遵循规范格式与内容要求,确保信息完整性和诊疗准确性。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基本信息
-
必填内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门诊号、初诊日期等。
-
封面要求 :包含药物过敏史、法定传染病报告等专项信息。
二、病历结构
-
主诉
简洁描述主症及发病时间,避免使用病名或医学术语(如“咳嗽3天”优于“肺炎”)。
-
病史
-
现病史 :按时间顺序记录病情发展、治疗经过及症状变化。
-
既往史 :包括慢性病、手术史、家族史等,重点关联当前症状。
-
-
体格检查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归纳体征,如舌象(舌质、舌苔)、脉象(浮、沉、数等)及阳性体征。
-
辅助检查 :记录血常规、胃镜、超声等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分析。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明确病位、病因、证候属性(如风寒夹湿、肝胃不和)。
-
治疗 :包括方剂(如杏苏散加减)、中成药及非药物疗法(如饮食调理)。
-
三、书写规范
-
内容要求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冗长。
-
顺序建议 :可按主症→病史→体征→诊断→治疗的逻辑顺序书写。
-
案例参考 :如风寒咳嗽案例需包含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等体征描述。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复诊病历需更新症状变化及治疗反应。
-
疑难病例 :建议上级医师会诊后补充诊断。
通过以上规范,可确保中医门诊病历的标准化与诊疗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