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用的钢板是用于骨折固定的金属医疗器械,由钛合金或钴合金等高强度、耐腐蚀且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成,分为普通钢板、锁定钢板、重建钢板和特殊部位钢板等多种类型,根据骨折复杂程度、骨质条件和解剖结构选择,并通过螺钉固定于骨骼实现稳定性。
- 功能与原理:骨折后通过复位和钢板内固定维持骨骼对位,防止移位,尤其适用于复杂骨折、多发性骨折及关节周围骨折,其锁定螺钉设计能提升抗旋和抗压能力。
- 适用人群与骨折类型:多用于成人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儿童因发育需谨慎;常用于桡骨、尺骨、股骨、胫骨等部位,粉碎性骨折、干骺端缺损或多段骨折需钢板辅助固定。
- 术后风险与注意事项:高龄、高危患者或复杂部位(如神经血管密集区)不建议拆除,可能引发肌腱磨损或感染,年轻患者或特定部位(如关节附近)术后1年可酌情取出,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 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对比石膏外固定,钢板能提供更强稳定性,缩短愈合时间,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平衡利弊选择。
骨科医生需综合考虑骨折位置、患者年龄及活动需求决定钢板类型,术后定期复查,严格遵循康复指导以降低风险并确保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