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易引发耳鸣,且可能伴听力下降,血压控制稳定后部分患者耳鸣能缓解,但长期影响可能难以逆转。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时,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高血压可能导致内耳的供血系统出现问题,由于缺乏侧支循环,一旦主要血管发生痉挛、血栓或硬化,内耳的血液循环能力就会明显降低,营养和抗氧化水平下降,进而造成内耳毛细胞受损,引发耳鸣和听力下降。耳鸣的特点多为持续性的嗡嗡声。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颈动脉或椎动脉血管病变,如动脉瘤或动静脉瘘,也可能引起耳鸣,其特点是规律的搏动性杂音。而且,长期高血压还可能使内耳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情况,使得内耳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最终引发耳鸣。
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部分降压药也可能引起耳鸣。比如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六大类常用降压药中的某些药物,虽然发生率不高(约为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但也需留意。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同一类降压药后出现耳鸣,应找医生排除降压药引起的可能。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耳鸣症状,控制血压是关键。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将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睡眠。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管扩张剂、改善血液流变学的药物来改善内耳血液供应,比如西比灵、丹参等。如果耳鸣严重且持续不缓解,甚至伴有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耳部及全身检查,排查其他潜在疾病,如中耳炎等,必要时采取营养神经(如甲钴胺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针对性治疗。长期耳鸣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焦虑、烦躁,进而影响血压稳定,所以患者需重视并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