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和看病过程中可能涉及两次收费,通常第一次是挂号诊察费,第二次可能是检查检验费或复诊挂号费,但部分地区和医院已推行挂号2日内复诊免二次挂号费的便民措施。
首次挂号包含诊察费 患者首次挂号时支付的费用一般涵盖诊察费,即医生接诊并开具检查或药方的服务费用。以北京为例,普通门诊挂号费仅0.5元至5元,但诊察费可能叠加至几十元不等,不同职称医生收费差异显著(如三级医院主任医师诊查费20元)。这一环节需注意:挂号费本质是医疗资源占用的基本费用,与后续检查或开药无关。
检查检验需单独缴费 若医生开具检查项目(如核磁共振、血液化验等),患者需为这些项目单独付费。例如广州三甲医院普通CT检查约300元,磁共振超1000元,这些费用属自费项目且无法通过医保全额报销。部分地区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若短期内转院复诊可避免重复缴费。
复诊是否二次挂号存争议 多数医院规定挂号单当日有效,复诊需重新挂号(如郑州案例中同日内连续诊疗却收两次费用)。但深圳、天津等地已试点“48小时/3日内免费复诊”政策(如阜外医院深圳分院),复诊患者挂续诊号可免二次挂号费。这一措施显著减少患者负担,但尚未全国普及。
患者应对策略 建议就医前确认医院复诊政策:1.优先选择推行免费复诊的医院;2.若需跨日复诊,提前联系医院咨询续诊政策;3.针对重复收费可保留单据向医保部门或12345投诉。需注意,检查项目因技术成本较高无法减免,但挂号费重复征收属于不合理收费,应拒绝支付。
医保改革方向 国家医保局近年推动挂号费与诊察费分离定价,部分省份已将主任医师挂号费从5元提至50元,诊察费单独核算避免变相涨价。同时严查重复收费现象,患者可通过医院公示栏或医保官网核对收费标准。未来趋势是建立“诊查-检查-复诊”全流程费用透明化机制,彻底解决二次缴费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