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死亡率较高,总体可高达20%,若未及时有效治疗,部分数据甚至显示病死率可能超过40%,尤其常见于老年患者或伴严重基础疾病者。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死亡率与病情延误、患者基础状况及治疗措施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
死亡率的基础数据:作为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另一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据统计,未接受及时救治的患者死亡率可能超过20%,高者甚至达到40%以上,尤其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衰退,风险更甚。
-
核心病因与诱因加剧风险:胰岛素相对缺乏、液体摄入不足及急性感染等因素引发高渗状态,导致严重脱水及神经中枢损害,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尤其是肾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此类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
-
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表现为严重高血糖(血糖>33.3mmol/L)、血浆渗透压升高(>330mOsm/kg·H₂O)及神经症状,如昏迷、幻觉、定向障碍等,伴随肾脏、循环系统并发症时,救治难度加大,死亡率进一步攀升。
-
诊疗与护理的关键性:补液、胰岛素降糖及抗感染是治疗的核心措施,但早期识别与干预尤为重要。由于该病症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初期仅表现为多饮、多尿甚至无糖尿病病史,延误治疗会显著提升死亡风险。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为急危重症,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及高危人群应避免诱因并定期监测代谢指标,以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