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脱漏是一种心律失常现象,指因心脏传导阻滞导致部分心搏未能有效传递,表现为触摸脉搏时出现规律性间歇停顿或脱漏。
脉搏脱漏的主要病因是心脏病变引发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药物毒性(如洋地黄中毒)是常见病理因素,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损伤心脏传导系统导致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健康人群或运动员也可能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尤其在夜间)出现暂时性生理性脉搏脱漏,但需与病理性状态严格区分。
脉搏脱漏的症状轻重取决于脱漏频率。偶发脱漏时可能无明显感觉,仅偶尔心悸;而高频脱漏会导致脉率显著下降,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极端情况下会诱发阿-斯综合征等危急状况。临床上通过心电图、动态监测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不同病因对应差异化治疗——轻度患者可药物干预(如阿托品),严重或持久脱漏则需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预防脉搏脱漏需关注可控风险因素,包括戒烟限酒、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与药物副作用。已确诊患者需规律复诊,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警惕症状突然变化,必要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