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紧急处理需快速终止心动过速并预防复发,核心措施包括急性期药物复律、电复律及长期射频消融治疗。其临床管理需结合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基础疾病综合判断,早期识别和规范干预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
急性期处理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优先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选择50-100J,可迅速恢复窦性心律。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选用普罗帕酮(静脉注射1-2mg/kg)或胺碘酮(1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抑制旁路传导。维拉帕米和地高辛因可能加速旁路传导需禁用。
- 迷走神经刺激法(如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对部分患者有效,但成功率低于顺向型AVRT。
-
长期根治方案
- 射频消融术为首选,通过导管消融旁路传导路径,成功率可达95%以上,尤其适用于频繁发作或合并预激综合征者。
- 药物预防适用于消融禁忌患者,可口服普罗帕酮或β受体阻滞剂,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药物副作用。
-
患者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 避免诱因: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控制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 自我监测:教导患者识别心悸、头晕等先兆症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普罗帕酮片)。
- 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复发风险。
-
并发症预防
- 血栓栓塞风险:持续发作超过48小时者需抗凝治疗,常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
- 心功能保护: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控制心室率同时需强化心力衰竭管理。
该病症的规范处理需依托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结合电生理检查制定个体化方案。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