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害会引发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三大系统症状,典型表现包括肢体麻木、肌力减退和排汗异常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甚至残疾。
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感觉方面,患者多出现触觉、痛觉、温觉的功能异常,初期可能表现为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等刺激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进展为感觉缺失,如手套袜套样分布的麻木感,或特殊体征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引发的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其次在运动方面,损伤常导致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典型症状包括腕下垂、爪形手或足下垂畸形,同时伴随肌萎缩,病程较长者可见因废用性退化导致的关节僵硬。最后在自主神经方面,患者可能存在皮肤干燥少汗、体位性低血压、排尿排便障碍或性功能异常,少数可因交感神经紊乱引发体温调节失控。
当出现上述任一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时,需尽快通过肌电图等手段明确神经损伤程度。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因此出现可疑症状时不应忽视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