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切开法、腹腔镜法或经皮穿刺法在患者腹部建立透析通路的医疗技术,其中外科切开法因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而最常使用。
- 主流术式为外科切开法,利用腹部小切口将导管末端精准置入盆腔低位区域
- 术前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并备皮消毒,术中采用荷包缝合防止渗漏
- 术后须制动导管预防移位,通过每日换药降低感染几率
- 特殊人群(如肥胖、巨大多囊肾患者)需调整手术参数
- 全程需防范腹膜粘连、出血等并发症
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前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状况,重点筛查腹壁感染、急性炎症等绝对禁忌证,优先选择左腹部作为置管点以避免肠管干扰。术中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在耻骨联合上方8-9cm处切开3-5cm切口,通过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进入腹腔,利用特制金属导丝辅助将导管末端精准送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操作完成后立即启动腹透液冲洗验证通路功能,术后24小时内鼓励床上活动防止肠粘连,同时要求患者保持导管出口干燥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对于存在慢性肾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等适应症的患者,合理规划手术路径可显著提升透析效率。不同体型患者需个性化调整切口位置及导管长度,肥胖者切口适当延长,巨腹患者考虑延长皮下隧道以降低管路弯折概率。术后需密切监测引流量与性质,若出现浑浊液体需及时介入抗感染治疗。规范的导管固定技术与标准化护理流程可最大限度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建议患者定期接受专业护理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