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报销药品清单涵盖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及特殊治疗用药,其中 肿瘤用药、促白细胞生成药、抗感染药等59类药品可报销,但部分需个人先负担10%费用。中药配方颗粒新增200种报销品种,如板蓝根、人参等,超出支付标准部分需自费。A/B类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不同,门诊放化疗等特殊治疗用药另有专项政策支持。
北京医保药品报销范围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录》为核心,分为西药、中成药、医院制剂和中药饮片四类。西药部分包含抗微生物药、肿瘤用药等11大类,其中标注“需个人部分负担”的药品需先自付10%后再按比例报销。中成药参照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执行,2025年新增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报销,如清热类板蓝根、补益类人参等,但高价药材超出医保支付标准部分需患者自行承担。
特殊治疗用药政策对恶性肿瘤、肾移植等疾病倾斜。门诊放化疗可报销59种肿瘤用药(除甲斑蝥素片等3种)及4种促白细胞生成药;肾移植抗排异用药如环孢素等5种药品全额纳入报销。中药饮片报销分三类:单味使用或复方中的合理用量可报销,但部分饮片需自费,危重抢救期内使用的饮片费用可纳入统筹。
报销比例与医疗机构等级挂钩。非药品支出报销90%,药品支出报销85%,A类定点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报销额度高于B类医院。罕见病、恶性肿瘤等特殊病种的药品报销上限可达100%,临床试验药品按实际费用85%报销。
参保人需注意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优先选择医保定点机构就医。查询最新清单可登录北京市医保局官网,或通过“北京医保”公众号获取实时信息。异地就医需提前备案,否则可能影响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