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减轻不孕不育家庭经济负担,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北京是最早行动的地区之一,不仅率先将部分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还通过明确支付细则,为患者降低近50%自付比例,已有5.38万参保人员受益,累计减负约4.06亿元。山东力度显著,东营市市民杨萍享受3万元试管报销及6523元生育津贴后顺利诞下宝宝,全省累计结算超12万人次,基金支出超2亿元。广东多城落地细化政策,如深圳将8项核心项目纳入医保,囊括“取卵术”等关键环节,部分项目费用降幅超50%;广州同步推进价格规范。广西通过高效培训与监管机制,门诊结算达21.43万人次,基金支出达4.31亿元。宁夏增设不孕不育门诊慢特病病种,报销后单周期自费仅约3000元,已助力949位女性成功受孕。四川率先设置支付限制,13项服务终身限报两次却实现广覆盖。湖南、湖北、山西、浙江等地也相继整合项目、分类支付,例如湖南按甲乙类区分,自付比例最低至0%,山西则通过取消冗余项目、统一标准实现透明化,湖北全省乙类自付20%。深圳更以90%封顶支付比例强化保障,人工授精等常规项目降幅过半,90余家定点机构覆盖全城。
辅助生殖进医保正成为全国性普惠政策,通过价格调控、支付创新和流程优化,持续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建议有需求者提前确认当地政策细节及定点机构,合理规划治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