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藏医中被称为“查龙病”或“查隆堆仓病”,而非“京尼萨库”。这一古老医学体系通过饮食、起居、药物及外治的综合疗法调节气血、平衡隆血失衡,实现血压调控。
高血压在藏医理论中被归为“查龙病”,由人体“隆”(气)与血液的动态失衡引发,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其核心病因包括受风、湿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致精华不化,长期情绪波动及劳力过度等因素,导致“隆”与血偏盛瘀阻,引发血压升高。
藏医治疗“查龙病”以分型论治为基础:针对“龙偏盛型”,通过促进气血运行平衡,常用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搭配五味甘露药浴;若属“查偏盛型”,则需侧重活血祛瘀,多使用七十味珍珠丸辅助刺络放血疗法。经典方剂如二十五味珊瑚丸、珊瑚七十味丸通过珊瑚、诃子、沉香等药材配伍,发挥镇静安神、调和气血的功效,同时具备保护心脑靶器官的作用。
饮食起居的调整是藏医治未病的关键。患者需严格控盐(每日低于5克),多摄入洋葱、玉米等血管净化食材;避免剧烈晨起动作以防血压骤升,并坚持规律作息。外治法如藏药浴(世界级非遗)、煳儿美疗法(国家级非遗)通过温灸、药浴及穴位刺激,疏通白脉(神经系统)循环,缓解神经性并发症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藏医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例如“龙偏盛型”需联合药物与药浴调气,“查偏盛型”侧重血分调理配合外治。长期坚持综合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患者应在藏医指导下,结合现代血压监测,定制健康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