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平安重大疾病保险时需警惕五大常见陷阱:年龄限制导致的保费倒挂、确诊即赔的误解、疾病种类虚增不全赔、虚假保险责任条款以及保险公司随意更改核心条款。这些陷阱可能影响保障效果或增加投保成本,需仔细甄别合同细节。
-
年龄与保费陷阱
45岁后投保易出现保费倒挂(总保费接近或超过保额),建议尽早配置。年缴方式优于一次性缴清,可分摊经济压力,且若中途出险,实际保费支出更低。 -
确诊即赔的观察期限制
重疾险通常设30-180天观察期,并非确诊即赔。投保初期患病可能无法获赔,需明确条款中的等待期规定。 -
疾病种类虚增问题
保障病种并非越多越好,部分产品通过添加罕见病虚增数量,实际高发疾病仅覆盖25-30种。重点核查是否包含银保监会规定的核心病种。 -
虚假责任条款
某些条款将“豁免保费”等无实质意义的责任包装为增值服务,例如重疾理赔后合同终止,豁免条款实际失效。需剔除此类冗余责任。 -
条款单方变更风险
部分合同允许保险公司调整疾病定义或费率,可能损害投保人权益。建议避免含此类模糊条款的产品,或要求书面协商确认变更内容。
投保时应逐条核对合同细则,优先选择责任清晰、病种覆盖合理的产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陷入保障缺失或成本过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