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现已有186家医院试点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北京23家、天津62家和河北101家,包括多家三甲医院,参保人员无需再垫付费用和两地奔波,使用社保卡即可实时结算费用。
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自实施以来持续完善,不仅解决了异地参保人员垫资和报销周期长的痛点,还覆盖了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知名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天津、河北的多地医疗机构,为“漂老人”、异地工作者和农民工带来便利。患者只需持社保卡在定点医院挂号,即可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完成结算,即药品目录和服务范围按就医地标准执行,而报销比例、起付线和上限则由参保地政策决定。目前北京参保人员需要预先备案,津冀参保人多数情况下无需额外备案,直接凭社保卡即可完成就医报销。这一政策对异地安置退休、常驻外地及转诊人群尤为重要。2020年首批试点医院开通后,已有近2000人次实现门诊结算,累计医疗总费用超90万元,报销金额约30万元。随着河北省近期加入101家试点医院,京津冀地区异地结算医院已达186家,覆盖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患者就医时只需明确医院资质和备案要求即可快速享受“一卡通行”的便利,减少繁琐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