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从2023年3月28日起,全面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费用控制在3850元以内,并纳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同时启动种植体和牙冠的集采降价举措,预计单颗种植牙总费用降至6000元以下,民营医疗机构需参照执行。
甘肃省医疗保障局于2023年3月21日发布《关于治理和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费用上限设为3850元,涵盖门诊诊查、检验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麻醉等必要服务,但不包括拔牙、植骨等额外治疗。此举统一了甘肃省的种植牙价格体系,通过政府指导价挤压虚高收费空间,保障患者权益。
为落实降价政策,甘肃省同步推进种植牙耗材集采和牙冠竞价挂网。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已于1月完成,平均降价55%,部分常用品牌(如奥齿泰、登腾)单颗成本从1500元降至770元,预计5月落地;3月发布的牙冠竞价挂网拟中选价格为327元/颗,预计6月实施。耗材与服务的双重调控将单颗种植牙总费用降至6000元以下,终结“万元种植牙”现象。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甘肃省要求医保定点民营医院主动响应价格调控,非定点机构需遵循市场机制但不得虚假营销。针对部分机构利用“补贴”“低价”诱导患者的行为,医保部门设立价格警示制度,对投诉多、价格异常的机构定期曝光,情节严重的移交省级通报,情节恶劣者由国家医保局公示,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此次治理首次将口腔种植诊疗项目纳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参保职工可通过医保账户抵扣种植牙费用,但需注意医保统筹基金不支付该类费用。政策的全面落地将显著降低患者医疗支出,提升口腔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