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新增5种,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参保人异地就医结算将更便捷!
-
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持续扩大,继2021年首批开放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病种后,2025年1月1日再度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这些病种覆盖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疾病及肝病等领域,惠及更广泛慢性病患者。
-
参保人需提前完成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并办理异地长期居住备案(如异地安置退休、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即可在备案地选择已开通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医保码或社保卡直接结算。例如,合肥本地已将“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分别对应国家新增的“病毒性肝炎”病种代码,实现无缝衔接。
-
结算时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原则。异地就医费用按就医地医保目录(药品、诊疗、耗材)实时结算,但起付线、报销比例及封顶线按参保地标准执行。需注意临时外出人员报销比例可能降低,具体差额因地区而异。
-
合肥市进一步优化细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细分病种已整合,简化结算流程。参保人在就医时应主动声明享受慢特病待遇,避免按普通门诊误结算,确保待遇完整落实。
-
截至目前,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超6.9万家,覆盖县级行政区。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具体开通病种及定点机构名单,提前规划就医路径以节省成本。
跨省直接结算的便民措施正逐步完善,异地患者可通过明确病种范围、备齐备案材料及规范结算流程,享受更高效、低成本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