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缴费由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单位缴费占大头且费率较高,个人缴费比例低但全额计入个人账户。具体缴费基数和标准因地区政策、工资水平及参保身份而异。
-
缴费主体划分:
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参考下限),费率普遍在7%-8.3%之间(含生育保险等附加险种);灵活就业人员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自行选择基数,缴费比例约为8%-9.5%。例如,某单位职工月工资5000元,单位需缴350-415元(5000×7%-8.3%),个人仅需100元(5000×2%);若为灵活就业人员,需全额承担约450-570元(基数不同导致差异)。 -
个人缴费用途:
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计入个人账户,用于门诊看病、药店购药等直接支付,部分地区按年龄段划分计入比例(如不满55岁按2%,55岁以上提高至2.5%)。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例,月缴367元后,每月约7.3元进入个人账户,其余进入统筹基金。 -
单位缴费分配:
单位缴费约75%划入统筹账户用于住院和大病报销,剩余部分按比例计入个人账户。例如四川某单位费率8.3%,其中8.75%为基本医疗+0.5%大病保险,缴费基数6015元时,单位每月缴499元,其中约375元进统筹,65元入个人账户,其余59元用于其他保障。 -
灵活就业与单位职工差异:
灵活就业人员需全额承担保费,但缴费比例略高于职工个人部分(如普通职工个人2%、单位7%,灵活就业累计达9.5%)。部分地区允许选择单建统筹模式(无个人账户),费率可降至约5%,但需自付门诊费用。 -
动态调整机制:
缴费基数随社会平均工资变化调整,每年根据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口径省平工资更新,上下限为平均工资的60%-300%。例如武汉2022年省平工资7518元/月,2023年缴费基数范围为4511-22555元。
职工医保通过“低门槛个人缴费+高统筹单位缴费”平衡公平与共济需求,参保人需明确个人权益与缴费用途,选择适配自身经济状况的参保形式。定期核对缴费基数及账户划拨金额,确保权益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