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鹰潭,若社保基数为 20600 元,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以及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通常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下面为您详细分点介绍其计算方式。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M,假设您的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为 A,缴费年限为 N 年,那么基础养老金 =(M+M×A)÷2×N×1% 。例如,若 M 为 6000 元,A 为 1.5,N 为 30 年,基础养老金 =(6000+6000×1.5)÷2×30×1% =2250 元 。社保基数 20600 元在计算缴费工资平均指数时起重要作用,它与每年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影响着该指数。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假设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 P 元,若 60 岁退休,计发月数为 139 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 = P÷139 。比如个人账户储存额有 20 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200000÷139≈1438.85 元 。社保基数 20600 元决定了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因为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 8%,每月进入个人账户金额为 20600×8% =1648 元,这会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的积累。
-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 参保人员 1995 年 9 月 30 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1.3% 。假设 1995 年 9 月 30 日前视同缴费年限为 B 年,沿用前面基础养老金计算中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M 和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A,过渡性养老金 =M×A×B×1.3% 。若 M 为 6000 元,A 为 1.5,B 为 5 年,过渡性养老金 =6000×1.5×5×1.3% =585 元 。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则不存在这部分养老金。
养老金的计算较为复杂,受多种变量影响。若想准确知晓退休后领取金额,建议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他们能依据您的具体参保信息进行精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