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后仍需自费,主要是因为医保报销有范围、比例和限额的限制。例如,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诊疗项目或服务需完全自费;即使目录内项目,也可能因报销比例不足或超过封顶线而需自费。起付线以下费用、特殊医疗需求(如VIP病房)等也需个人承担。
医保报销的三大限制
-
目录限制
医保仅覆盖《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目录》内的项目。目录外费用(如进口药、新型检查技术)需全额自费。例如,癌症靶向药多数未纳入医保目录,患者需自行承担高额费用。 -
比例与封顶线
- 报销比例:不同医院等级和地区报销比例不同(通常50%-90%),剩余部分自费。
- 封顶线:年度报销有上限(如20万元),超限部分需自付。重症患者易触及此限制。
-
起付线与特殊需求
- 起付线:门诊或住院费用需达到一定金额(如500元)才可报销,以下部分自费。
- 特需服务:非医疗必需的升级服务(如单人病房、高端体检)不纳入报销。
如何减少自费压力?
- 优先选择医保目录内项目和药品。
- 补充商业保险(如百万医疗险)覆盖目录外费用。
- 了解地方大病保险或慈善援助项目。
医保是基础保障,但无法覆盖全部医疗需求。合理规划补充保障,能有效降低医疗支出负担。